党建工作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建筑艺术学院 >> 党群工作 >> 党建工作 >>

建筑与艺术学院赴瑞昌夏畈探索“党建+非遗”育人新路径

作者:张甜甜 时间:2025-03-24 15:20 浏览:

党旗引领传非遗·匠心筑梦育新人

近年来,江西科技职业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坚持党建引领,立足非遗文化传承与职业教育改革双轮驱动,创新打造“党旗引领·传承育人”品牌项目,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专业课程体系,着力培养“技艺精湛、文化自信、守正创新”的新时代工匠人才。

党建领航:红色基因解码非遗课程

2025年3月21-23日,建筑与艺术学院党支部书记黄龙率支部党员张甜甜、田仁礼、李玥、邬珊、陈艾丽等师生代表,赴国家级非遗“瑞昌剪纸”发源地江西瑞昌夏畈镇,开展“党旗引领传非遗·匠心筑梦育新人”主题活动。通过红色研学、非遗传承、课程共建三位一体模式,探索基层党建与职教改革的深度融合路径。
3月21日上午,团队首站赴瑞昌市烈士纪念园开展主题教育。在巍然矗立的烈士纪念碑前,支部书记黄龙在动员讲话中强调:非遗是镌刻文明密码的“活化石”,党建是筑牢育人根基的“指南针”。我们要以‘党建+非遗’为抓手,从夏畈的红色剪纸文化中提炼育人资源,让党建与专业教育同向而行。

沉浸体验:指尖技艺对话百年初心

在剪纸博物馆、铜源剪影文化园,实践环节师生们“零距离”体验了剪纸制作技艺。两代剪纸传承人同台演绎“刻纸”“点染”等技法,并讲述家族坚守剪纸艺术的故事:“刀尖要稳,心里要有时代的故事。老一辈手艺人‘守艺’的坚持与共产党员‘为人民服务’的初心是相通的。”
随后师生代表采取“1师1生”结对模式精准教学,录制剪纸教学微视频十余条,形成《瑞昌剪纸技法分解手册》;师生共同完成《十二生肖刻纸》《红船》等主题剪纸作品,将革命精神转化为艺术语言;聚焦瑞昌剪纸“阴刻为主、阳刻为辅”独有技法,拟定《剪纸
纹样与空间美学》课程大纲,实现非遗技艺与设计教学的有机嫁接。

育见未来:非遗薪火传续青春血脉

文化传承之道,存乎于民生日用。民族文化基因既深植于民众“日用而不觉”的生活肌理,更需以生生不息之势薪火相传。党建与非遗的碰撞,不是简单的“标签叠加”,而是让传统文化在红色基因滋养下焕发新生,更让思政教育在技艺传承中“润物无声”。
建筑与艺术学院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,将非遗技艺从“民间作坊”引入“大学课堂”,让红色基因在“一刀一纸”中焕发新生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深化“党建+非遗”品牌建设,让传统文化传承成为看得见、摸得着的“大思政课”。